“实验证明,每减少184万吨餐厨垃圾,就可以降低170万吨温室气体排放。以餐厨垃圾为主的有机固废减少,还可以缓解海洋塑料微粒污染。”在昨天进行的“同心·越城”大会无废城市创建与生态越城建设分论坛会场内,密歇根州立大学教授、美国国家发明家科学院院士拉马尼·纳拉扬话音刚落,与会人员便纷纷举起手机对着大荧幕上应声切出的幻灯片拍照、记录。
作为2019“同心·越城”大会重要组成部分的“无废城市创建与生态越城建设分论坛”活动,昨天下午,以拉马尼·纳拉扬为代表的三位外籍专家通过专业而生动的讲述,将“无废城市”创建融入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大主题当中,把“无废”与建设未来美好生态环境紧密结合起来,在会场内外引起热烈反响。
拉马尼·纳拉扬是国际“无废”理念发起人之一,越城区生态环境分局副局长诸明在听完演讲后说:“‘无废城市’的概念以及它引申出来的城市管理模式,对我们来说都是新鲜事物,除了了解、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外,迫切需要像纳拉扬教授这样的专家,为我们的建设路径‘诊断’‘开方’。”
诸明的想法,与我市“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总设计马栋博士不谋而合。马栋说:“我们的建设时间非常短,推进实施的时间不到一年半,在这一年半时间里一座城市可以真正做到全覆盖的工作项目就是制度和监管,这要求在顶层设计方面做得更全面、更专业、更精准。”
除了升华“无废城市”创建意义,外籍专家们还分享了大洋彼岸已经成熟的处理工艺和再生利用处置技术。来自华盛顿州立大学、无废农业和生物降解农膜领域专家马库斯·弗卢里从“塑料地膜污染”引出演讲主题,他说:“采用生物降解农用地膜的优势在于,这种农膜使用后可以直接压埋到土壤中,节省了劳动力和处置费用。降解过程中,农膜还能当植物的肥料促进植物生长,实现闭环处理。”台下,越城区农业农村局与会人员齐刷刷地提笔记录。
该局副局长俞慧敏说:“生物降解农膜这项技术很好,但成本较高,是否能在全区范围内推进还有待考察试点效果。”
新技术不断抛出,新思维相互碰撞,新生态正在招手。正如与会的一位“无废城市”创建工作参与者所说:“环保在路上,绍兴要学、要做的还有很多。”